管家婆资料精准大全
煤炭行业第一个CCER方法学正式施行鼓励企业自愿参与减排
发布时间:2025.01.24     分享到:

近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正式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简称方法学),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自愿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增温潜势高,寿命短,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贡献约占一半。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4年全球甲烷追踪》的报告,2023年化石燃料的生产和使用导致了近1.2亿吨甲烷排放,与2022年相比略有上升。

就我国而言,煤炭仍然是我国使用的第一大能源,我国煤矿资源丰富,在对煤矿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气体。在产生的瓦斯气体中包含有温室气体甲烷,而煤炭甲烷逃逸排放是我国最主要的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国甲烷排放总量的40%。

因而煤矿瓦斯利用是煤炭开采行业甲烷减排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增加清洁能源供应,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意义重大,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体现了“以减排促利用、以利用促抽采、以抽采保安全”的瓦斯治理理念。

所以本方法学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甲烷领域,也是煤炭行业的第一个CCER方法学。

此外,之所以选择瓦斯利用方法学,还有理论基础。我国对煤炭瓦斯项目的减排利用开发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是旧CCER的第一批方法学),积累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在这方面保留有一定的技术和人才力量,因此发布本项方法学。

煤矿企业在回收瓦斯气体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经济性较好、甲烷浓度在8%—30%之间的瓦斯气体进行燃烧发电。由于投资成本过高,经济性较差,很多企业对于浓度低于8%的瓦斯气体没有做到充分利用,甚至一些煤矿将通风稀释后瓦斯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所以,为了避免瓦斯泄露造成的甲烷直接排放,减少化石能源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有减排技术和资金的企业投入到低浓度甲烷的瓦斯气体回收上来。

方法学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项目可申请CCER。